常言三伏天,即指初伏、中伏、末伏这段时间。伏者,言金之降气,将地面之热,降伏而入于土内也。李东垣曰:“三伏之义,为庚金受囚也。”其义为: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应五行木、火、金、水,由秋至冬,自春而夏,自然循环。而由夏到秋则不然,此阶段浮游于外之火燔灼炎上之势虽减仍盛,邢伐肺金,伤其体害其用,犹“金受困伏而不出”之象,因而言“囚”也。三伏治疗,救庚金,复其“从革”之用,肺属金,故三伏治疗,首当应与肺从论治。因此今年的“三伏养生及冬病夏治”,治宜养心益肺、祛寒通阳、理气健脾、和中祛湿。
三伏天,贴三伏贴!
冬病夏治的理念源远流长,有着很深刻的理论指导,是贯穿整个夏季的治疗指导。那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冬病”,其实很简单,就是指天气寒凉时容易发作或是加重的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冻疮、鼻炎、体虚感冒咳嗽;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肌肉劳损症;慢性结肠炎;肩周炎和颈腰椎病等颈肩腰腿痛;痛经、宫寒、月经不调等以及儿童反复长期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虚弱多病、体质偏寒等,这类的疾病都可取得良好的预防与治疗效果。这些疾病到了夏天会自然缓解,这就是天时之力。夏季阳旺阳升,人体阳气在夏季有随之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寒凝之气易解的状态,此时运用补虚助阳药或温里散寒药物,有利于深藏的寒邪疏散,天人合击,最易把冬病之邪消灭在蛰伏状态。俗话说“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在夏季疾病缓解期,正是通过辨证治本的良机。此外,夏季是补阳的重要时机。夏季阳气升泻,必然内里阳虚,尤其是对于素体就有气虚阳虚的人来说,更要注重这个时节补养体内的阳气。
三伏天,冬病夏治正当时!
中医养生及治疗重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三伏期间庚金受囚的气运格局对每个人都有影响,只是因为体质不同而表现各异,因此,“三伏穴位贴敷”治疗从理论上说对很多年龄阶段及各类健康状态人群都适宜。
三伏穴位贴敷有什么功效呢?它可以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补益肺脾、鼓舞阳气,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寒除湿、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是治疗慢性及顽固性疾病的首选中医治疗方。
适宜人群的病症:
1、儿童——“过敏性鼻炎”、“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及消化系统疾病。
2、妇女——宫寒阳虚会导致不孕、痛经、反复阴道炎、慢性盆腔炎等久治不愈。
3、中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脑系统疾病、风湿系统疾病等。
此外,大家都在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并且潮湿闷热的日子,民间百姓说的“苦夏”就在此时。在这个时节要注意增加营养,食物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少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少饮酒、少抽烟。另外,要做好心理调节,要静心、安神、戒躁、息怒。
■三伏天,吃什么?
一到伏天,老百姓最惦记的就是:三伏天,吃什么?有句老话:“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伏天吃饺子、烙饼、面条的意思,除了夏收小麦之后粮食充足的喜悦之情以外,主要是提醒人们,夏天饮食不可太凑合,要经常慰问自己一下,多吃点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因为夏天温度高,出汗多,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更损失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等矿物质,吃面更有利于补充营养。具体到吃什么,主要掌握四个要点:多酸多甘、补气去火、新鲜干净、补水养生。
■三伏天,练什么?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前人在长期锻炼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虽然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却也因人而异。对于老年人和体质较弱的人而言,一味强调“夏练三伏”不太适宜。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这样的气候条件,对人体健康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当最高气温在30到33摄氏度时,老年人要减少运动量,时间以半个小时以内为宜。三伏来临时,老年人要停止一切活动,以静制动,并保持充足的饮水;同时,身边还要存放一些人丹、十滴水、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常规的防暑药品。
■三伏天防空调病
家知道,人是恒温动物,人的体温要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夏季,自然界阳气正足,温度、湿度都比较高,人体为了调节环境温度,就需要适时开合汗毛孔,将体内多余的湿热排出体外。但是,现在我们人为地制造出了一种人工环境--空调,当我们从炎炎烈日的环境下,突然进入到温度很低的室内,就会使本来正常排泄汗水的汗毛孔突然关闭。这种关闭由于来的很突然,在关闭过程中,会造成两个后果,第一是将冷空气一同闭在了体内;而是,导致本来正常的排汗功能中断。
大家都知道,排汗,是人体的一种排毒过程,在夏季,借助于外界的阳气,人体本来是要将体内的各种寒湿毒排出体外,但空调的介入,打乱了这个过程。不仅排毒不彻底,反而是将外界的寒也一起带入到了体内,因此,这个阶段的人,很容易得空调病。这种病,就是在夏季得风寒感冒。由于寒闭在体内,症状就是浑身肌肉痛,关节痛,头痛,无汗,食欲不振,甚至浑身发冷、发烧。
针对空调病,养生专家给出以下建议:1、发病初期,可用生姜数片+红糖,熬两大碗生姜红糖水,目的是发汗。2、在饮食上,可煮鸡蛋挂面,多放汤和生姜,调节肠胃。3、如果身上出疹子,红疙瘩,可适当喝绿豆汤,以帮助解毒,白糖、盐适量。4、如果条件许可,可适当补充营养素,包括类萝卜素、B族、维C、钙镁片等。5、可用热水泡脚,帮助出汗,只要汗一出,问题就基本上解决了。6、刮痧、按摩、拔罐。
医院呼吸科中医养肺治肺病更有优势
1防感冒香囊有效预防感冒。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鼻乃清窍,为清阳之居所。而我科研制的香囊,里面的中药成分有宣通鼻窍、温中祛湿、纳气化痰、安神等作用,会使鼻窍更加清利,达到预防各种流感病毒的作用。它不仅仅可以防治冬春季节所带来的病毒,还可以预防夏秋时节的外感病症。此香囊适合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佩戴,但对于妊娠期的妇女佩戴需慎重考虑。现特别是儿童和老人更应拥有,因为此阶段的人其免疫力低下,禀赋体质因素的问题,佩戴了之后可提高其免疫力,使机体健康。
2中医外治有效缓解呼吸道疾病症状。我院呼吸科(肺病科)外治室以中医传统的方法为各位患者治疗,根据患者机体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等的盛衰偏颇而采取不同的中医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如运用切脉辨证、经络辨证等手段与中医外治(针灸、隔姜灸、督脉灸、平衡罐疗法、穴位贴敷、放血疗法、穴位注射、埋线疗法、耳穴等)相结合,对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咳嗽、哮喘病、鼻渊、肺胀等有意想不到的疗效,患者病情可得到缓解或痊愈。
3辨证施治中医汤药扶正祛邪。正值冬季,室外严寒,也正值六之气“太阳寒水”,客气“少阴君火”,人们更易感受风寒之邪,就形成可寒包火兼有燥热的局面,流感特点是高热、恶寒、身痛、汗出不明显,同时内有邪热,表现为咽干、咽痛。我院呼吸科根据以上特点进行辩证施治:表里合病,太阳阳明合病,治法必然是表里双解,用大青龙汤或麻杏石甘汤加减,若体弱或年事高的患者可用柴胡桂枝汤,流感期间,体虚易感人群可服用玉屏风散补气固表,增强抵抗力。
4多种中医中药护您健康。医院呼吸科--你身边的健康守护者!
医院呼吸科(肺病科)联系方式:
呼吸科外治室:医院门诊二楼诊室旁
呼吸科病房:医院新楼3楼
、
呼吸科门诊:医院门诊3楼、诊室
、
(以上部分内容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