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講條口治療肩周炎,中醫針灸條口

老和尚講:條口治療肩周炎,中醫針灸條口穴效果好!

條口,經穴名,出自《針灸甲乙經》。屬足陽明胃經,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8寸,距脛骨前緣壹橫指。另說“在上廉下壹寸”(《太平聖惠方》);“膝下五寸許”(《針灸大全》)。布有肺腸外側皮神經及隱神經的分支,肺深神經,及脛前動、靜脈,主治膝脛酸痛,兩足無力,腳氣,轉筋,腹痛,泄瀉,肩凝癥等。直刺1-1.5寸,艾主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主治病癥:運動系統疾病:肩周炎,膝關節炎,下肢癱瘓,其它:胃痙攣,腸炎,扁桃體炎,脘腹疼痛,下肢痿痹,轉筋,跗腫,肩臂痛,配伍:配肩髃、肩髎、治肩臂痛,刺灸法,直刺l~1.5寸,穴位取法定位: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8寸,距脛骨前緣壹橫指(中指),取法:正坐屈膝位,在犢鼻下8寸,犢鼻與下巨虛的連線上取穴。

簡易取法:犢鼻穴至外踝尖連線中點作水平線,脛骨前緣壹橫指(中指)作垂直線,兩線交叉即為本穴,分布位置: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脛骨前肌、趾長伸肌、長伸肌。皮膚由肺腸外側皮神經和隱神經雙重分布。

肩周炎,中醫針灸條口穴效果好,穴性特點,條口為足陽明經穴。位置在上、下巨虛之間,脛、肺骨間隙中,位於條狀肌肉處,上通於胃,下達足跗,故名條口,在犢鼻下8寸,犢鼻與下巨虛的連線上取穴。本穴具有祛濕溫經、舒經活絡的作用。

《針灸甲乙經》認為該穴可治療“脛痛,足緩失履,濕痹,足下熱,不能久立”;《針灸大成》指出該穴主治“足麻木,風氣”,歷代各家各有論述,同時補充了許多配伍,現代主要用條口穴治療小腿疼痛、脘腹痛、下肢麻木、肩周炎等疾病。

操作技法:用條口穴治療肩關節周圍炎,壹般取坐位,在小腿前外側,犢鼻穴下8寸,距脛骨前緣1橫指處取穴,左肩病針右側,右肩病針左側,進針後針尖朝向承山穴方向,可采用“燒山火”法,得氣後囑病人患肢做上舉、摸腰背、攀對側肩膀等動作,動作由慢到快,用力不宜過猛,行針3~5分鐘即可。

山野壹僧、娑婆壹經

振海堂健康管理

长按识别







































公益慈善北京中科在行动
北京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ipuc.com/jzyyy/2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