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分型诊断及非手术治疗专家共识

年6月,《中华外科杂志》分别于年、年和年发表的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有关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并结合具体临床实际,对于颈椎病的分型、诊断及非手术治疗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经过对基本共识的归纳和争议问题的梳理,形成了本共识。

1

颈椎病的定义及诊断原则

一、颈椎病的定义

颈椎病是指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的相邻结构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神经、血管等)并出现与影像学改变相应的临床表现的疾病。

二、颈椎病的诊断原则

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方可确立颈椎病的诊断:

1.具有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2.影像学检查显示颈椎椎间盘或椎间关节有退行性改变。

3.有相应的影像学依据,即影像学所见能够解释临床表现。

注:

各种影像学征象对于颈椎病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仅有影像学检查所见的颈椎退行性改变而无颈椎病临床症状者,不应诊断为颈椎病。具有典型颈椎病临床表现,而影像学所见正常者,应注意排除其他疾患。

2

颈椎病的分型及诊断标准

一、颈椎病的分型

根据不同组织结构受累而出现的不同临床表现,可将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和其他型。

二、各分型的诊断标准

(一)颈型颈椎病

1.患者主诉枕部、颈部、肩部疼痛等异常感觉,可伴有相应的压痛点。

2.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颈椎退行性改变。

3.除外其他颈部疾患或其他疾病引起的颈部症状。

(二)神经根型颈椎病

1.具有较典型的神经根症状(手臂麻木、疼痛),其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一致,体检示压颈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2.影像学检查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合。

3.除外颈椎以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腱鞘炎及肺尖部肿瘤等)所致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

(三)脊髓型颈椎病

1.临床上出现典型的颈脊髓损害的表现,以四肢运动障碍、感觉及反射异常为主。

2.影像学检查所见有明确的脊髓受压征象,并与临床症状相应。

3.除外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椎管内占位、急性脊髓损伤、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空洞症、慢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等。

(四)其他型颈椎病

该分型涵盖既往分型中的椎动脉型、交感型颈椎病。

1.临床表现为眩晕、视物模糊、耳鸣、手部麻木、听力障碍、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经症状。体检可出现旋颈试验阳性。

2.影像学表现:X线片可显示节段性不稳定;MR可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

3.除外眼源性、心源性、脑源性及耳源性眩晕等其他系统疾病。

3

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应视为颈型、神经根型以及其他型颈椎病的首选和基本疗法。

二、合乎生理要求的生活和工作体位是防治颈椎病的基本前提,应避免高枕、长时间低头等不良习惯。

三、非手术治疗的基本疗法及应用原则

1.头颈牵引:以安全、有效为前提,强调小重量、长时间、缓慢、持续的原则。牵引重量为患者体重的1/12~1/14。可在牵引下进行颈背部肌肉锻炼。

2.物理治疗:颈托制动、热疗、电疗等治疗方法,可能有助于改善症状。

3.运动疗法:适度运动有利于颈椎康复,但不提倡使颈椎过度活动的高强度运动。

4.药物疗法: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神经营养药物及骨骼肌松弛类药物有助于缓解症状。

5.传统医学:可予以适度按摩,但应慎重操作。

手法治疗颈椎病(特别是旋转手法)有造成脊髓损伤的风险,应谨慎应用。

参与本共识讨论和审定的专家略。

未完

三氧治疗神经型颈椎病案例

马某,女,58岁,财务专员退休。

主诉:颈部痛伴头晕眩。

现病史:患者高血压30年,托举重物颈椎扭伤,颈部疼痛,伴有头痛头晕、右上肢麻痛,时轻时重。

检查:患者神清,病情自诉,胸廓无畸形,心肺未闻异常,腹部未见异常。

触诊:项韧带压痛明显。颈椎第二横突部压痛,并向头颈部扩散,重按时头晕、心慌。颈中、前斜角肌压痛。颈前屈60°,左、右侧屈各30°,颈部活动时头颈部疼痛加重。

X线检查:颈椎正位片显示,椎体上下排列不整,有多椎体向左与右移位。骨关节、韧带有退行性变明显。C3~C5椎间隙后方增宽。斜位片显示:C3~C5左右两侧椎间孔变形狭窄,以左侧为重。

CT检查:C3~C5椎间盘膨出,椎动脉和神经根受压。

诊断:神经型颈椎病

治疗:取仰卧位,肩背后垫软枕,头略向左偏,5ml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3~4ml,经颈动脉内侧缘穿刺病变的椎间盘到达间盘中央,缓慢加压注射三氧,退针到椎间隙注射三氧。隔天治疗一次。

治疗结果:患者即感头脑清凉舒适,全身轻松,头痛头晕等症状消失,三个月后回访无复发。

案例思考与讨论

三氧是一种氧化剂,可以破坏髓核中蛋白质、多糖和髓核细胞,从而使髓核体积缩小,固缩、解除对脊神经跟的压迫,三氧本身有消炎、止痛作用。三氧注射后,使髓核萎缩,减轻神经根压力、消除炎性反应,使患者的神经根疼痛可以得到缓解。侧隐窝注射三氧治疗神经根炎都能显著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其体征及生活质量,疗效与GC无明显差别,且对血糖影响较小,可代替GC用于神经根炎患者。

三氧治疗具有创口小、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患者可无需住院治疗,节省时间及经济利益。对患者介入术中实施个体化护理,配合医师技术操作,提高医师穿刺成功率。

三氧治疗颈椎病护理心得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患者由于受疾病的长期折磨,行保守治疗效果不显著,对三氧的治疗缺乏信心,俗称“打一针”便好存在疑虑。术前要最早及时了解患者的顾虑,讲解成功的案例,以身说法,增强信心。

(2)术前访视:住院患者要查看阳性检查结果,查看影像资料;门诊患者要检查心电图,凝血机制,与医师配合,分析患者颈椎病的分型,临床症状,临床阳性体征。神经跟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最好,其次为椎动脉型和混合型,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最差,严格选择适应症。

(3)体位护理:术中注重手术体位护理,常规取肩部垫软枕,头稍后仰,与床呈30°,与患者随时沟通。对于椎动脉型、混合型的患者不必常规去枕仰卧位,指导患者以自己颈部后仰手术体位为准的仰卧位。

(4)用物准备:门诊、住院患者所有应常规建立静脉通路,了解患者有无其他的阳性体征,脉搏是否规律,有无窦性心动过缓等心律失常,阿托品、阿拉明常规备用。

术中护理

(1)病情观察:术者护士观察患者心律、血氧饱和度、查看患者的颜面部、呼吸、意识有无改变,及时与患者交流,了解不适。对于脊髓型、混合型的患者在穿刺进针时,巡回护士应及时配合医师,双手紧拉患者的手腕行臂丛牵拉,增大椎间盘的间隙,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2)无菌操作:注重无菌操作,注射完毕三氧,常规皮肤消毒穿刺点,无菌覆料覆盖穿刺点。

术后健康宣教

(1)疼痛护理:三氧注射后可以使椎间盘形态发生变形并有不同程度的膨大,术后出现短暂的胀痛,术前,术后针对患者的年龄、身份、文化等不同,实施不同的解释及心理疏通,为患者讲解三氧治疗一过性、短时间症状都能缓解的原理。

(2)体位护理:及时取出肩下软枕,保持颈部自然地舒适位,卧床休息5~10分钟后下床,脊髓型颈椎病、混合型患者延长下床时间,直到患者胀痛症状缓解。

(3)病情观察:及时查体,检查患者四肢感觉及运动情况,了解脊髓压迫症状有无改善,观察患者有无吞咽困难、穿刺点皮肤有无渗血、皮下有无血肿压迫气管引起窒息。

(4)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教育册,文字与图示相结合。

参考文献:

[1]中华外科杂志编辑部,颈椎病的分型、诊断及非手术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外科杂志,,56(6):-..

[2]赵芝香,肖可喜,陈洁琼,等.DSA引导下三氧治疗颈椎病的观察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1):-.

[3]李芸,傅志俭.臭氧治疗炎性痛的应用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2(03):-.

厂家--

业务









































北京治白癜风到哪家医院比较好
哪里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aipuc.com/jzyyy/3176.html